欢迎您光临,本站可下载高中九科word版试题及答案,可打印使用!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二语文第7次周测卷

正文概述 杨朋潮   2023-11-21  

一、 现代文阅读Ⅰ(12分)

世界屋脊上有这样一个山东人

——记山东籍援藏干部、阿里地委书记孔繁森

1978年,34岁的聊城地委宣传部副部长孔繁森愉快地踏上了赴西藏日喀则地区的路程,他奉调担任这一地区的宣传部副部长。

看到孔繁森的身体素质不错,前来接收干部的日喀则地委组织部的同志试探着问他:你到岗巴县担任县委副书记怎么样?

岗巴县海拔4750米,比日喀则整整高出1000米,而且地处偏僻,条件异常艰苦。到这里工作,对一个刚刚进藏的内地干部来说,困难可想而知。孔繁森没有丝毫犹豫:行!

孔繁森抱着这样一个信念:在落后地区工作,说一万句空话,不如干成一件实事。他很快克服了高山反应,学会了骑马,在险峻的小路上策马颠簸,到基层农牧区调查研究,了解农牧民的疾苦。仅仅一个半月的时间,孔繁森就骑马跑遍了全县所有公社,为指导全县工作积累了大量第一手材料。

孔繁森在济南军区总医院工作过,针打得很好,他看到岗巴县的农牧民群众缺医少药,决定重操旧业。每天,他白天工作、劳动,晚上背起药箱,走村串户,为病人送药打针。最多时他一晚上要走几十里路,打20多针。几年来,他治好的病人连他自己也说不清。

一次,孔繁森下乡骑马时不慎落马,摔成了严重脑震荡,昏迷不醒。当地老百姓扎起担架,抬着孔繁森走了30多里山路来到县医院。当孔繁森从昏迷中醒来,看到的是一双双焦急期盼的目光,一位老大娘还手捻佛珠,不停地为他祈祷。他的视线一下子模糊了……

1982年初,孔繁森内调回山东工作。听说这一消息后,岗巴县群众背着醇香的青稞酒,手捧洁白的哈达,赶到县委所在地,为孔繁森送行。许多群众泪流满面,难舍难分:孔书记,我们舍不得您走啊!

人的一生往往会有许多出乎意料的考验。1988年的一天,山东省委组织部找到当时已是聊城地区行署副专员的孔繁森谈话,告诉他省委已决定让他再次进藏,担任拉萨市副市长。

听到这一消息,孔繁森脑海中闪过家中的情景:老母亲年近九旬,体弱多病,爱人做过手术,不能干重家务活;孩子们正在上学,经济上不能自立……孔繁森一走,这个家庭会遇到什么困难,可想而知。沉思片刻,孔繁森又一次作出了人生历程中重大的选择:去!

孔繁森进藏时正值深冬,寒冷、干燥、严重缺氧,使长期生活在高原的人也感到不适。然而,为了尽快掌握他分管的全市教育工作的情况,孔繁森进藏不足一个星期,就深入到基层调查研究。

到拉萨仅四个月,孔繁森就跑遍了拉萨所属八县区的每一所公办学校和一半以上的乡村民办小学,走访教职工近600人,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在此基础上,他采取一系列措施,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集中资金,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全民教育意识,三年来,拉萨市教育事业有了明显起色:全市达到了乡乡有学校,绝大多数村有了民办学校,儿童入学率由过去的45%提高到的近80%

这次进藏,孔繁森一心为群众的心肠跟过去一样火热。拉萨市有55个敬老院,孔繁森在短短几年内跑了48个。每次到敬老院,他都自掏腰包,买上罐头、衣服、药品、收音机等送给老人,一次,敬老院一位老人病了,恰巧院里的汽车出了故障。孔繁森听说后,背上老人,直奔医院,看病、化验、打针……孔繁森背着老人整整转了一个上午。医生护士都误认为孔繁森是老人的儿子。老人嘴里不停地念叨着活菩萨,活菩萨

孔繁森有3个子女,然而他却说他有5个孩子。原来他到拉萨后收养了两个藏族孤儿,这两个孤儿都只有10岁左右。

一方面要当公务繁忙的副市长,另一方面要做照料孩子的慈父,这双重角色使孔繁森心力交瘁,晚上孩子尿了床,要半夜起来换床单;每天下班,要急急忙忙回家为孩子做饭;几乎每天都要洗孩子的脏衣服……这些困难都没有使孔繁森后悔,孩子们在他的精心照料下健康地成长起来,孔繁森到阿里地区赴任时,又将孩子带到了那里。

那是1992年下半年,自治区领导找孔繁森谈话,准备让他担任一个厅的领导职务。正当他准备赴任时,突然又接到了让他担任阿里地委书记的任命。勇于吃苦的他把到阿里工作当成自己人生经历中又一次严峻挑战,毫不迟疑地接受了组织任命。

阿里是全国唯一一个没有通电的地区,就是地委大院每天晚上也只能用小型发电机发两三个小时的电,来维持昏暗的灯光。生活的艰苦更不必说。

条件的艰苦使孔繁森消瘦了,但却丝毫没有影响他那乐观忘我的情绪,上任伊始,他就一头扎进基层,有路的地方坐车,没有路的地方就骑马。几个月的调查研究。孔繁森认清了阿里地区条件的局限性,更看清了这里得天独厚的优势。采访中,他如数家珍地摆出了阿里取之不尽的宝藏:

——金矿、水晶矿、硼砂矿等十几种矿产资源储量极为丰富,孔繁森和地委、行署研究组织各方面力量进行开发。

——阿里靠近普兰口岸和斯不气口岸,另外还有80处通向国外的山口,边贸开发前景广阔。去年阿里地区外贸纯收入达到600万元。

——阿里水资源丰富,目前正准备投资两亿元,修建一个大型水电站,解决制约阿里经济发展的电力问题。

……

阿里是西藏最偏僻的地方,也是潜力和希望最大的地方。现在的关键问题是要转变观念,解放思想,步子迈得再大一些。我有信心和全地区人民同舟共济,艰苦创业,把阿里建设成一个文明、富裕的社会主义新阿里!孔繁森语气坚定地说。

孔繁森房间的墙上挂着一副迟浩田将军的题词——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

这不正是孔繁森和西藏人民、西藏这块土地结下深情的最好写照吗?

是啊,孔繁森的确与二百多万西藏人民必连着心,他深深爱上了这片神奇的土地。

(选自1994217日《大众日报》,有删改)

1.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孔繁森两度进藏,都事出突然且面临着艰巨的挑战,但他并未退缩,而是勇敢地接受了组织的安排。

B. 孔繁森每来到一地任职,都迅速地了解了当地的客观情况,为接下来开展工作准备了大量一手资料。

C. 孔繁森会打针、学骑马,在条件极度恶劣的西藏地区,他的一身本领帮他更好地完成了他的本职工作。

D. 孔繁森与西藏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情谊,正是这份情谊让他下定决心要将阿里建设成文明富裕的新阿里。

2 下列选项中,对材料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 第五、六两段,连用多个数字,意在突出孔繁森艰苦的工作环境与投入的工作态度。

B. 本文主要按照时间顺序来组织材料,以孔繁森职位的变迁划分作板块,串联起全文。

C. 大娘捻佛珠为孔繁森祈祷、老人称其为“活菩萨”等侧面描写,烘托了孔繁森高大人物形象。

D. 本文挑选了能够体现人物品质的典型素材,进行了适度的想象夸张,使人物的形象饱满而生动。

3. 请结合文本的具体内容分析孔繁森究竟是个怎样的人。(6分)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戚继光,字元敬,世登州卫指挥佥事。父景逦,历官都指挥,署大宁都司,入为神机坐营,有操行。继光幼倜傥,负奇气。家贫,好读书,通经史大义。嘉靖中嗣职,用荐擢都指挥佥事,备倭山东。改佥浙江都司,继光至浙时见卫所军不习战面金华义乌俗称慓悍请召募三千人教必击刺法长短兵迭用由是继光一军特精。又以南方多薮泽,不利驰逐,乃因地形制阵法,审步伐便利,一切战舰、火器、兵械精求而更置之。“戚家军”名闻天下。四十年,倭大掠桃渚、圻头。继光急趋宁海,扼桃渚,败之龙山,追至雁门岭。贼遁去,乘虚袭台州,继光手歼其魁,蹙余贼瓜陵江尽死,而圻头倭复趋台州,继光邀击之仙居,道无脱者。先后九战皆捷,俘馘一千有奇,焚溺死者无算。继光为将号令严,赏罚信,士无敢不用命。与大猷均为名将。操行不如,而果毅过之。大猷老将务持重,继光则飙发电举,屡摧大寇,名更出大猷上。隆庆初,给事中吴时来以蓟门多警,请召大猷、继光专训边卒。部议独用继光,乃召为神机营副将。会谭纶督师辽、蓟,乃集步兵三万,征浙兵三千,请专属继光训练。帝可之。浙兵三千至,陈郊外,天大雨,自朝至日昃,植立不动。边军大骇,自是始知军令。寻以守边劳,进左都督。久之,炒蛮偕妻大嬖只袭掠边卒,官军追破之。土蛮犯辽东,继光急赴,偕辽东军拒退之。继光已加太子太保,录功加少保。张居正殁半岁,给事中张鼎思言继光不宜于北,当国者遽改之广东。继光悒悒不得志,强一赴,逾年即谢病。给事中张希皋等复劾之,竟罢归。居三年,御史傅光宅疏荐,反夺俸。继光亦遂卒。

(节选自《明史·戚继光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继光至浙/时见卫所军不习战/而金华/义乌俗称慓悍/请召募/三千人教以击刺法/长短兵迭用/由是继光一军特精/

B.继光至浙时/见卫所军不习战/而金华/义乌俗称慓悍/请召募/三千人教以击刺法/长短兵迭用/由是继光一军特精/

C.继光至浙时/见卫所军不习战/而金华/义乌俗称慓悍/请召募三千人/教以击刺法/长短兵迭用/由是继光一军特精/

D.继光至浙/时见卫所军不习战/而金华/义乌俗称慓悍/请召募三千人/教以击刺法/长短兵迭用/由是继光一军特精/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字,指古人在成年时,在本名之外另外取的和本名意思有某种关系的名字。

B.署,指代理官职,表示代理官职的词语还有“权”“摄”“知”“守”等。

C.经,古代图书四大类别之一,古代图书四大类别分别为经、史、子、集。

D.馘,古代战争中割取所杀敌人的左耳用以记数报功,文中指所杀的倭寇。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戚继光出身官宦人家,自幼性格洒脱。他气度不凡,虽家庭贫穷,但喜好读书,精通各类典籍的大义。

B.戚继光治军名扬天下,多次挫败倭寇。倭寇大肆侵扰,他急忙奔赴前线,占据要地,对落败倭寇穷追不舍。

C.戚继光做事雷厉风行,深受上下信任。军部独用他训练蓟门防务的士兵,皇帝同意让他专门训练浙江士兵。

D.戚继光晚年境遇凄凉,屡遭改任弹劾。张居正死后,戚继光郁郁不得志,被傅光宅推荐,反而被削夺了俸禄。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嘉靖中嗣职,用荐擢都指挥佥事,备倭山东。

                                                                                 

(2)浙兵三千至,陈郊外,天大雨,自朝至日昃,植立不动。

                                                                                 

三.古代诗歌阅读(9分)

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注]  杜甫

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

此时对雪遥相忆,送客逢春可自由?

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

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

【注】本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末,当时安史叛军气势正盛,国事艰难。

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裴迪送客时看到早梅开放,想念杜甫并寄赠一首诗,本诗是杜甫对裴迪的答谢之作。

B.首联将裴迪与何逊相比,赞美裴迪的咏早梅诗,表达对裴迪和他所赠之诗的推崇。

C.颔联紧承“动诗兴”,具体写裴迪送客的情形,寄寓了作者对裴迪没有自由的同情。

D.颈联表达庆幸之意,庆幸裴迪没有折梅寄来,要不然诗人面对折梅一定会感慨万千。

9.尾联中说“朝夕催人自白头”,是什么催诗人“白头”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四.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增广贤文》有言“知彼知己,将心比心”,此语与《论语·卫灵公》中的“                       ”所讲的道理相似。

(2)《大学之道》中,用“                                 ”两句强调家庭经营有序与国家治理天下太平的重要性。

(3)《老子》第三十三章中指出能了解、认识别人叫作智慧,能认识、了解自己才算聪明的句子是“                               ”。


  • 319访问人数(位)
  • 254本年发布(个)
  • 2本月发布(个)
  • 2 今日发布(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