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本站可下载高中九科word版试题及答案,可打印使用!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二语文第2次周测卷

正文概述 杨朋潮   2023-09-16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和教育原则等,与《大学》《诗经》《孟子》合称“四书”。

B《礼记》据传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三传弟子等所作,主要记载了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儒家的哲学、教育、政治、美学思想。

C孟子,名轲,战国时期邹国人,有“亚圣”之称。他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主张“仁政”“民贵君轻”等。

D六艺”的说法有两种:一种是西周学校教育内容,包括礼、乐、射、御、书、数;一种是将“六艺”解释为“六经”,即《易经》《尚书》《诗经》《礼记》《乐经》《春秋》。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君子喻于义                    喻:知晓,明白

B请事斯语矣                    事:听从

C致知在格物                    格:推究

D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端:萌芽,发端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质胜文则野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见贤思齐焉                    盘盘焉,囷囷焉

C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

D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若火之始然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者不惑                    温故而知新

B任重而道远                  得道者多助

C迩之事父                    不足以事父母

D于事而慎于言                回虽不敏

5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与《周礼》《礼书》合称“三礼”。

B儒家所称道的礼,可谓包罗万象,其内容涵盖政治制度、宗教仪式和社会风俗习惯等。

C中国古代礼乐并称,乐其实是礼的一部分,附属于礼,用来补充仪文(礼仪形式)的不足,以助教化。

D孔子教导学生“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周朝时,礼、乐皆为贵族社会专有。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大学之道              不以其道得之

B在止于至善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C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D欲治其国者            皆出于此乎

7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明:彰明

B止而后有定                  知:知道

C定而后能静                    静:心不妄动

D安而后能虑                    虑:忧虑

8下列选项中,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大学之道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虑而后能得        物格而后知至

C欲治其国者        其孰能讥之乎

D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9下列选项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①道:道理   ②明:美好的

B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①亲:亲近爱抚  ②止:停止

C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 ①静:心不妄动  ②安:平安

D物格而后知至           ①格:推究  ②知:知道

10下列关于《孟子》相关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由不忍人之心推导出“行不忍人之政”,以情感为基础,推出理性结论,影响深远。

B虽然孟子周游列国受到礼遇,但他的政治主张却被讥为“迂阔”,其政治理想并没有能够实现,所以其晚年和孔子一样退而著述。

C《孟子》原本并不在儒家经典之列,直到南宋朱熹将《孟子》列为“五经”之一,其地位才最终确立。

D《孟子》和《论语》都属于以记言为主的语体文,但后者简约、含蓄,前者则长于论辩,气势磅礴。

二、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孟子将朝王

孟子将朝王,王使人来曰:“寡人如就见者也,有寒疾,不可以风。朝,将视朝,不识可使寡人得见乎?”

对曰:“不幸而有疾,不能造朝。”

明日,出吊于东郭氏,公孙丑曰:“昔者辞以病,今日吊,或者不可乎!”

曰:“昔者疾,今日愈,如之何不吊?”

王使人问疾,医来。

孟仲子对曰:“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不能造朝。今病小愈,趋造于朝,我不识能至否乎。”

使数人要于路,曰:“请必无归,而造于朝!”

不得已而之景丑氏宿焉。

景子曰:“内则父子,外则君臣,人之大伦也。父子主恩,君臣主敬。丑见王之敬子也,未见所以敬王也。”

曰:“恶!是何言也?齐人无以仁义与王言者,岂以仁义为不美也?其心曰‘是何足与言仁义也’云尔,则不敬莫大乎是。我非尧舜之道,不敢以陈于王前,故齐人莫如我敬王也。”

景子曰:“否,非此之谓也。《礼》曰:‘父召无诺,君命召不俟驾。’固将朝也,闻王命而遂不果,宜与夫礼若不相似然。’”

曰:“岂谓是与!曾子曰:‘晋、楚之富,不可及也。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吾何慊乎哉?’夫岂不义而曾子言之?是或一道也。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民莫如德,恶得有其一以慢其二哉?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就之。其尊德乐道,不如是不足与有为也。故汤之于伊尹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桓公之于管仲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霸。今天下地丑德齐莫能相尚无他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汤之于伊尹桓公之于管仲则不敢召管仲且犹不可召而况不为管仲者乎?”

(选自《孟子·公孙丑下》,有删改)

[注] ①孟仲子,孟子的堂兄弟,跟随孟子学习。②地丑德齐,意为“地相等,德相齐”。

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今天下地丑德齐/莫能相尚/无他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汤之于伊尹/桓公之于管仲/则不敢召管仲/且犹不可召/而况不为管仲者乎

B今天下地丑德齐/莫能相尚/无他/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敏汤之于伊尹/桓公之于管仲/则不敢召管仲/且犹不可召/而况不为管仲者乎

C今天下地丑德齐/莫能相尚/无他/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汤之于伊尹/桓公之于管仲/则不敢召/管仲且犹不可召/而况不为管仲者乎

D今天下地丑德齐/莫能相尚/无他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汤之于伊尹/桓公之于管仲/则不敢召/管仲且犹不可召/而况不为管仲者乎

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寡人”,即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存在不足的人”,是古代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

B尧舜”是唐尧和虞舜的并称,远古部落联盟的首领,传说中的圣明君主。舜将首领的位置传给尧。

C大伦”即伦常大道,指古代统治阶级所规定的关于君臣、父子关系的行为准则。

D唯”和“诺”都表示应答,急时用“唯”,缓时用“诺”。“父召无诺”的意思是说“父亲召唤,子女不等答应就立即趋前”。

15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本文通过写孟子不接受齐王的召见,表明了孟子对君臣关系的看法,孟子认为国君应该礼贤下士,谦逊待人。

B在景子看来,礼不仅是人安身立命的关键,也是治理国家的一种手段。

C本文的可读性强,原因在于孟子采用了一波三折、层层推进的说理方法,且融叙事与说理为一体。

D孟子认为国君不能因为自己的地位高就轻慢臣子的年龄和道德,即不能“有其一以慢其二”。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齐人无以仁义与王言者,岂以仁义为不美也?

                                                                                  

(2)故汤之于伊尹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

                                                                                  

17孟子为何不主动到朝廷见齐王呢?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3分)

                                                                                                 


三、情景默写(每题1分,共10分)

(1)《论语·卫灵公》中,子贡询问孔子有没有可以拿终身去实践的一个字,孔子告诉他是“恕”。接着孔子又对“恕”做了进一步的解释,即“________________

(2)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里仁》中的“___________ _____

(3)青年担当着国家兴盛的重责,应当以《论语·泰伯》中曾子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自勉。

(4)《大学之道》中,阐明为人处世的根本原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将加强个人品性修养作为根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大学之道》中点明获得知识的途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大学之道》中,写儒家以修、齐、治、平层层推进,由己及人,达到天下太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孟子以人突然看见小孩子将要掉入井里的反应为依据,论证人有一种本能,即“____________

(9)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孟子由不忍之心而推导出“四端”并用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象地说明其于人的重要性。

(10)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孟子论及“仁义礼智”扩充推广的积极作用时所说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19访问人数(位)
  • 254本年发布(个)
  • 2本月发布(个)
  • 2 今日发布(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