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本站可下载高中九科word版试题及答案,可打印使用!

高三历史强化训练11

正文概述    2023-01-08  

历史强化训练十一(专题七专版)      命题人:栗

113世纪,英国形成了“王在议会”的局面。1603年伊丽莎白一世去世,她远在外国的侄孙詹姆士一世继位,詹姆士对英格兰一无所知,坚持“君权神授”,王权逐步凌驾于议会之上。直到光荣革命的胜利,议会才“收复”失去的权力。这表明,光荣革命(  )

A.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B.使英国议会权力开始高于王权

C.结束了英国君主制的历史进程            D.对英格兰的政治传统有所捍卫

2.1689年颁布的《叛乱法案》规定,平时国王必须经过议会同意才能征集和维持军队;1694年颁布的《三年法案》规定,每三年必须召开次议会;1701年颁布的《嗣位法》规定,国王所做的一切决定和政府命令,必须由同意该项决定的枢密院的成员,即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英国上述法案的颁布突出表明(  )

A.责任制内阁正式建立  B.君主立宪制日趋完善   C.国王的立法权被剥夺  D.国王真正成为“虚君”

3.1415世纪中叶,英国议会权力逐渐扩大,下院的地位也在上升。期间充满着国王、下院、上院之间的合作和斗争。有时议会两院联合起来向国王夺权;有时国王又联合下院与上院作斗争;有时国王又与上院合作打击下院。这表明英国(  )

A.国王居于权力中心地位   B.各派政治势力激烈角逐 C.专制政体转向立宪政体    D.政治民主传统历史悠久

4据统计,从18871897年,英国内阁占用议会会议的时间平均达到84. 5%,议员个人很少有提出议案的机会;在许多重大问题上,议会只规定一般原则,而由内阁去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而且议会通过投不信任票来监督和控制内阁做法的有效性也变得极其微弱了。这表明此时的英国(  )

A.国家行政职能得到强化   B.政体适应自由主义的需求

C.民主制衡原则受到冲击   D.统治基础发生了重大变化

5.18世纪的苏格兰启蒙运动与法国启蒙运动不同,它是以亚当·斯密提出的“商业社会”理论为中心而进行的另一种启蒙。亚当·斯密改变了18世纪法国一批思想家从政治的维度来思考现代社会的转型这一模式。这从侧面印证了(  )

A.法国的启蒙原则无推广价值                B.英国已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

C.自由主义源于商业发展需求                D.苏格兰的启蒙运动独树一帜

6.尽管40年代的革命风暴给予王权以沉重打击,但50年代共和制试验失败,克伦威尔的军事独裁及政局的长期动荡不安,使国内有产阶级普遍认为,要确保社会稳定和财产安全,必须赋予国王以强大的权力,重建“有效统治”。由此可见当时英国(  )

A.议会主权原则已确立起来    B.王权神圣而不可侵犯C.存在尊崇王室的民族心理     D.议会与国王矛盾尖锐

7.据统计,从18871897年,英国内阁占用议会会议的时间平均达到84. 5%,议员个人很少有提出议案的机会;在许多重大问题上,议会只规定一般原则,而由内阁去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而且议会通过投不信任票来监督和控制内阁做法的有效性也变得极其微弱了。这表明此时的英国(  )

A.国家行政职能得到强化                                   B.政体适应自由主义的需求

C.民主制衡原则受到冲击                                   D.统治基础发生了重大变化

8.英国工业家弗莱尔说:“五十年前我们不需要议会代表,现在我们需要了。因为那时我们几乎完全为国内消费而生产……现在却大不相同了——我们现在为整个世界生产,假如我们没有自己的议员来促进和扩大我们的贸易,我国商业的伟大纪元就要结束了。”材料说明(  )

A.英国正在开展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        B.英国的工业无产阶级已经登上历史舞台

C.议会中的议员就是本阶级利益的代表      D.工业资产阶级需要表达自身的利益和要求

9. 英国责任制内阁确立后的很长一段时期,胜选党派组阁,政府官职就由该党成员担任。1850年进行了文官制度改革,规定负责具体行政事务的官员不得参选议员,不能介入党派活动。这种变化说明(  )

A.议会被政党操控阻碍民主政治发展           B.文官制度是英国民主制改革的根本

C.改革目的是保证施政措施的连续性            D.责任制内阁不具备分权制衡的特征

10. 1867年英国宪政学家沃尔特·巴奇霍特在《英国宪政》:“英国政体有效运行的秘密在于行政权和立法权之间的密切结合,一种几乎完全的融合……它的优点恰在于二者之间的奇妙结合”。英国行政权和立法权之间的实际连接点是(  )

A.国王                    B.议会                     C.内阁                    D.最高法院

11.有学者认为,“英国政体是典型的立宪君主制……英国政体体现的权力关系首先是国王作为虚位元首凌驾于各实质权力之上,行使形式上的立法、行政和司法大权。在实质权力部分,拥有立法权的议会下院作为民选代议机构产生首相及其领导的内阁……”这表明近代以来的英国(  )

A.英王权力凌驾于议会之上                    B.立法权高于行政权和司法权

C.英王行政权和司法权平行                    D.从1689年开始英王就是无权虚君

12.议会上院是英国的最高司法机关,可是上院里的贵族多数不懂法律,难以胜任这项职能。为此,议会在1876年通过的“上诉裁判法”中规定,英王可以根据内阁首相的建议,在高等法官中加封数名“法律贵族”,来执行上院的司法职能。这反映了当时英国内阁(  )

A.掌握实权不对议会负责  B.行使对立法机关的监督C.行政权力受国王的控制   D.介入司法程序影响上院

13.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出来以后,本杰明·富兰克林说:“我承认我对这部宪法中的好几个部分并不认同,但这并不意味着我永远都不应该同意让其通过,我认为这个系统已经接近完美,而且我认为它也会让我们的敌人感到震惊。”材料表明(  )

A.各州对制定宪法存在严重分歧            B.美国制宪主要是为了一致对外

C.在制宪过程中各州存在着冲突            D.该宪法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

14.1787年美国马萨诸塞州民众认为,宪法应由人民(通过自己选出的制宪会议)自己来制定,然后把它交给政府,而不应该预先由政府制定它,然后把它“恩赐”给人民。如果一个政府能够制定自己的宪法,那么这个政府也就可以任意改变宪法,从而堕落为暴政。这反映马萨诸塞州民众认为(  )

A.反复无常的政府易走向暴政                B.制定宪法要遵循民主的程序

C.联邦宪法的内容要体现民主                D.制宪会议要由地方选举产生

15.美国建国初期,各州政府为复苏经济建立了由少数精英掌握并具有公共机构性质的特权商业公司。从18世纪90年代开始,相当多的人主张政府应该使普通人有同等的机会参与商业公司的经营与管理,推动了商业公司逐渐向私有化转变。这一转变反映出美国(  )

A.社会精英与民众的矛盾尖锐激化                 B.民主政治受到极大的冲击

C.联邦政府忽视了民众的利益诉求                 D.社会平等化进程逐步推进

16.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约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对进出口货物征收任何进口税或关税”“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在和平时期保持军队或战舰。不得与他州或外国缔结协定或盟约。”这些宪法条文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确保美国国家机构的权威和职能的行使      B.确保美国国会在国家权力结构中的核心地位

C.美国的民主具有虚伪性                    D.保证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机制的有效运转

17. 下表是17875月美国制宪会议的参会者情况,经过几个月的激烈争论,通过了被美国人民奉为“《圣经》”的1787年宪法。由此可知,这部宪法(  )

代表 

土地投机者 

高利贷者 

工商航运者 

持大量公债者 

奴隶主 

人数 

14

24

12

40

15

A.协调了美国各个阶层间的矛盾            B.宣扬了人人平等观念

C.是各利益集团相互妥协的产物            D.体现了天赋人权学说

18. 1787年美国宪法在阐述政府的目的时,使用了“树立正义”、“促进公共福利”、“得享自由”等“中性”的原则,这些原则被后来不同时期、不同群体(甚至没有合法公民地位)的美国人在争取权利时采用。由此可见,美国宪法(  )

A.超越了最初的阶级属性 B.具有一定的伸缩性C.调和了不同群体的利益 D.缺乏应有的权威性

19.1973年的“水门事件”起,美国的独立检察官成为排除政治干扰来反对腐败的有效手段,以避免行政部门的自我调查。这一制度此后多次沿用,但也被称作“第四权”而遭致广泛指责,最终在1999年被国会停用。该制度的变化说明美国(  )

A.分权制衡原则处于动态发展中            B.司法独立的传统遭受严峻挑战

C.行政权的扩张势头很难被遏制            D.政治实践凸显反腐任务的艰巨

20. 美国《人人》杂志社在1908年列举了黑幕揭发者的成就:……广告基本真实,食品和药物掺假将冒更大的风险;旧时政治老板风光已不再了;各州和各城市都在致力于廉政建设;人们开始提名自己的候选人;儿童在法庭上获得美好童年,弱势群体获得保护;公众资源得到了保护。材料表明美国进步运动实际上是(  )

A.限制垄断资本家掠夺公众资源的运动          B.揭露社会黑暗和反腐败的运动

C.自我调整和完善社会内部机制的运动          D.促进民主和保护儿童权益的运动

21.1972年,女众议员玛莎·格里菲斯推动过去被搁置的“男女平权宪法修正案”获得参众两院通过,但在宪法规定的七年期内由于没有达到38州的同意而宣告失败。这一过程说明美国(  )

A.三权分立的制度受到冲击          B.多元价值观念影响法律变革

C.中央集权的原则逐渐削弱          D.女性争取选举权的斗争失败

22.据金融时报、美国广播公司等外媒报道,当地时间201723日晚上,西雅图一名联邦法官詹姆斯·罗伯特批准了华盛顿州总检察长鲍勃·弗格森的申请,停止执行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七个穆斯林国家难民和旅行者的禁令,该裁决适用于美国全国范围。这则材料说明(  )

A.司法独立于对行政命令监督                B.联邦法院依据宪法干预行政权

C.美国总统难以独立行使行政权            D.联邦法院权力高于美国总统权

23.1937年罗斯福试图通过国会立法增加自由派大法官人数的方式来“填塞”联邦最高法院以便施政。“填塞法院”计划最后被国会否决,但无形的压力使法官们开始支持新政措施,这被称为“拯救了最高法院的及时易帜”。这反映了当时美国(  )

A.存在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B.司法权对行政权的制约C.总统权力高于司法权力 D.行政权扩大影响司法权

24.二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能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而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这说明(  )

A.美国实行的是总统制                            B.美国总统的权力不受国会制约

C.英国首相不受议会制约                        D.英国首相的权力比内阁小

25.英国政治体制确立得很早,但是因为没有刚性宪法,而只是一些宪法性的法律文件,所以真正最有生命力的就是这部条文并不复杂,也没有面面俱到的美国1787年宪法。可见,使1787年宪法“最有生命力”的是(  )

A.以宪法为中心的宪政体制 B.没有传统约束的创新能力C.分权制约的控制平衡机制D.条纹简洁且能普遍适用

26.英国史学家托马斯·卡莱尔在《法国大革命》中写道“法国大革命是由启蒙时代带来的愤恨和渴望,以及由此而生的社会和政治因素促成的”。该观点认为,这反映了大革命前法国的中心矛盾是(  )

A.君权神授与天赋人权      B.专制迷信与民主科学C.专制王权与自由平等       D.神职特权与宗教自由

27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是法国工业革命的完成阶段,特别是在19世纪5060年代,法国工业总产值翻了两倍,钢铁产量大幅度增加,蒸汽机使用更加普遍,铁路建设尤为突出,总长度接近18万公里。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快法国基础学科研究的革新速度         B.促进了法国民主制度走向最终确立

C.实现了产业革命在法国的充分开展         D.增强法国参与殖民扩张活动的实力

28.法国保王派成员卢罗在议会中发言指出:“ 我们未能使国家建立我们所偏爱的制度,这是令人遗憾的,但我们必须有勇气对此表示赞同,在那些不要君主制而要共和制的人和那些不要共和制只要君主制的人的争执中,必须接受唯一可能的事物,……那就是共和国。”材料说明(  )

A.法国大革命推翻专制君主确立共和政体       B.法国大革命成果面临着丧失殆尽的危险

C.资产阶级各派就法国政体问题达成妥协       D.法国第三共和国建立后君主派的复辟企图

29.19世纪中期,法国几乎所有的阶层都经历了怀旧与恐惧的相互交织心态,贵族对恐怖时期的恐惧,激进派对滥用自由的恐惧,农民对回到封建统治的恐惧,以前的官员向往国家过去的伟大,资产阶级年轻一代怀念年轻人掌权的时期,下层阶级怀念曾给他们带来某种家长制保护的旧制度。这说明法国当时(  )

A.仍是典型的欧洲封建农业国                B.还没有结束“恐怖”统治秩序

C.资产阶级共和政体得到巩固                D.已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

30. 在一院制与两院制的多次交替后,法国最终1875年在第三共和国时确定采用两院制议会。对此,戴高乐曾解释说:“直接普选产生的议会的初步动议未必是完全有远见的,所以必须以另一种选举方式再组成一个议会来进行审查、修改和提出建议。”戴高乐对两院制议会的解释,说明(  )

A.两院制是世界代议制议会发展的基本趋势    B.法国议会制是共和派和君主派妥协的结果

C.法国两院制议会运行遵从民主与理性精神    D.间接、直接民主并存是法国代议制的特征

31.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中有一条极富争议的规定:“总统的每一命令须给部长副署方能有效”。有学者据此判断,总统的职权徒有虚名;但也有学者反对称,部长副署权实际上不能阻止总统意志的执行,它只是一个纠错机制。反对者的合理依据应是(  )

A.部长地位过低导致无法与总统抗衡          B.第三共和国宪法依然保留封建残余

C.宪法规定总统拥有最高人事任免权          D.君主派的实力在当时的政坛占上风

32.1875年宪法是在一片冷漠中通过的:人们既无热情,又无掌声。在温和的右派眼里,这是他们无可奈何地接受的共和国,是“较小的坏事”;左派则把它视为妥协的共和国,需要改善。这说明(  )

A.左派的宪政主张没有实现                          B.人们对于参政制宪的热情不高

C.温和的右派主张君主专制                          D1875年宪法是激烈斗争的产物

33.英国皇家学会会员钱乘旦教授认为:“法国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法国就确立起议会制度,不再发生革命了。”这段阐述中凸显了(  )

A.革命的风暴到此结束                                 B.资产阶级共和派完全掌握了政权

C.经济发展直接导致政权突变                     D.各政治派别认同了宪法的价值

34.1811年普鲁士颁布的《调整敕令》中规定:“农民可以把使用的土地转为己有,……农民在把世袭耕地转变为自由地产时,必须向地主缴纳赎金,或让出部分土地,才能免除徭役和租税。如保留地太小的农民,不能靠割让后剩余的土地维持生活,可保留全部土地而支付租金。”这项规定(  )

A.满足了广大农民的土地要求                B.推动了农业的资本主义改造

C.保留了大量封建农奴制残余                D.阻碍了普鲁士的近代化进程

35.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宪法)第十一条规定:“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名义宣战,同外国缔结同盟及条约,委派并接受使节。以帝国名义宣战,必须取得联邦议会的同意,除非联邦的领域已遭受攻击……”。这反映出当时德国(  )

A.联邦议会有权行使立法权                    B.具备资产阶级民主权力制衡原则

C.国家元首形式上对议会负责                D.联邦议会成为了国家的权力核心

36.根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在联邦议会的58个议席中,作为国家统一运动领导者的普鲁士仅拥有17席。在这样的情况下,虽然普鲁士有能力(14票足以否决议案)否决任何欲修改宪法等议案,但其他小邦也可以联合以多数票确保自己的权利不受侵犯。这说明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

A.通过行政机构设置维护中央集权                B.在权力分配方面有联邦主义性质

C.力图维护普鲁士的核心领导地位                D.保留了浓厚的封建社会主义残余

37.1871年德意志帝国在讨论制定宪法时,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曾希望自己能称为“德国皇帝”,但却遭到巴伐利亚国王为首的很多国王的反对,因为它意味着正式承认普鲁士国王居于帝国内其他国王之上,最后威廉一世只得接受“德意志皇帝”的称号。这说明德意志帝国(  )

A.实行联邦制原则        B.国家统一尚未完成  C.专制主义色彩浓厚      D.皇帝权力受到限制

38.下图为近代德国统一后的一幅政治漫画《德国的未来》,帽子为普鲁士军盔,帽子下的人是德国民众。这一作品 《德国的未来》

A.体现了统一战争成果受到侵蚀破坏        B.反映了普鲁士在联邦中的主导地位

C.说明统一战争影响了德国历史发展        D.表明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军队的专权

39.德意志帝国以普鲁士王国为核心,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建立的,宪法规定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容克资产阶级在各级政府和军队中享有特权。上述材料反映了德意志的政治特点是(  )

A.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B.君权至上和君主专制

C.德意志帝国彻底消除了封建残余                    D.容克和将军享有特权

40.对下图历史信息的解读, 1867年巴黎世界博览会上展出的“德国造”克虏伯炮王 正确的是(  )

A.德国统一促进了军事工业的发展        B.工业化助推了德意志帝国的诞生

C.德意志帝国已成为世界军事强国        D.德法借助巴黎世博会化解了宿怨

41.有学者认为“德意志帝国设有一个普遍的、直接选举产生的国会。虽然总理与政府都由皇帝任命,但他们如果得不到国会多数的支持,几乎就无法执政。”这反映出当时德国(  )

A.帝国政府向帝国议会负责 B.议会是国家的权力中心C.确立了联邦民主共和政体 D.民主政治并非形同虚设

42.1850年普鲁士颁布了宪法,其中规定,“国王有宣战、媾和及与外国订立其他条约之权;……立法权由国王与两院共同行使之,每项法律需经国王和两院同意,财政法案和国家预算应首先提交下院,国家预算上院可以全部通过或者全部否决;……凡年满二十五岁的普鲁士人有选举权”。这表明当时的普鲁士(  )

A.是用议会粉饰的封建君主专制                   B.已经具有近代民主政治的特征

C.确立了比较完善的君主立宪政体               D.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43.1876年,德国哲学家尼采在《不合时宜的考察》一书中指出:普法战争虽以德国胜利告终,其险恶后果却是使德国文化颓败,“使德国精神为了‘德意志帝国’的利益而遭失败乃至取消”。这段材料旨在(  )

A.批判德国的军国主义和强权政治                  B.说明普法战争损害德国利益

C.反思德国给世界带来的巨大灾难                  D.呼吁德国创造一种新的文化


  • 319访问人数(位)
  • 254本年发布(个)
  • 2本月发布(个)
  • 2 今日发布(个)